2021年4月18日,值得纪念的一天

2021年4月18日,值得纪念的一天

又是一周了。之前说沙尘暴已经过去了,貌似是周四的下午,扬沙又回来看了看,打了个招呼,一下午的功夫,又走了。印象里,记得那天上午还是晴天,下午就变成了暗黄色的天气,突然刮起了大风,打雷,据说还有沙尘。但是我在室内,透过窗户向外看了几眼,不知道为什么,却表现出一副习以为常的样子。但是我戴着降噪耳机,但还是隐约听到了外面打雷的声音,甚至短暂的下了阵雨,雨量却很小,连地面都没有打湿。虽然现在出门还是戴口罩,但那天下班的路上,隔着口罩依然闻到了湿润的土腥味儿。周末的天气转好了很多,周五大风,但是晴天了,周六也是,所以周六选择去了圆明园。

周六的天气总的来说还是不错的,如果风力再小点儿,空中的柳絮再少点儿就更完美了。

周六上午,小祖宗和我十一点钟左右出门,一路坐地铁,抵达圆明园门口差不多将近下午一点。好在我们提前在家吃过饭,省去了再去找地方吃饭的时间。

地铁4号线紧邻圆明园的南门,所以我们出地铁从南门直接进入。游玩的人还是蛮多的,很多是大人带小孩,还有很多是老年人旅行团。南门进入不久,我们就碰到一个文创店,进去挑了一个冰箱贴。小祖宗和我有一个默认的约定,没新到一个地方,景点或城市,有机会就买一些小的纪念品,以示到此一游,冰箱贴算是一类常见的纪念品,所以这次来圆明园也不例外。

说到这儿,有点儿惭愧,我来北京十几年,圆明园一次都没来过。如果能够重新来过,我想我会有不一样的决定。

圆明园属于皇家园林。首先,它是一座园林,而且建于清代。所以,对于园林的评判,首先要把时间点锚定到清代,而不能用现代的标准来衡量和评判。

外延开来,对于非同一年代的事物,在评判的时候,要将自己的时间和空间带入到那个年代,才有可能更加客观的进行评价和理解。这是我这次逛圆明园的过程中一个最重要的感悟。为什么要提这个?因为我发现,很多人在逛完圆明园或者故宫这类著名历史景点之后,轻易的说一句,“没啥意思”,“也就这么回事”等等的,以此了事。在我看来,这是一句很傲慢的结论,会让自己错过很多了解自己民族文化的机会。

说实话,我有这样的转变,也不是瞬间的事情。几年前,我也是那种经常对古代历史文化不屑的一类人。但为什么我会有这样的转变呢?简单回顾了一下我自己,大概率是因为对自己民族的历史文化不自信的原因导致。毕竟,我们这一代人,基本上是伴随着西方科技进步的潮流中长大的,自然会对西方文化影响更大一些,对现代文明科技更崇拜,对西方的「自由」更向往,加上上学时期学到的历史知识,都是被西方世界欺负的屈辱史,自然会对自己的文化不屑一顾,以至于妄自菲薄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。

聊到这,还是只说了原因,没说为什么会转变。其实原因也很简单,因为我逐渐感受到了古人的很多观点即便放到高科技的今天,也依然是有智慧的。这让我逐渐意识到,我们自己的民族文化里,其实有很多有智慧的好东西,只是自己知道的太少了而已。内心里,我开始渴望多了解一些关于自己的民族文化,这应该就是我转变观念的根本原因,所以我开始对自己的民族文化保持谦卑。

小祖宗晚上有局,导致我们逛园的时间比较紧,所以我们租了一辆双人脚踏车。经过一个半小时的不屑努力,绕着园林的外围踏了一圈,终于回到了圆梦圆的南门,按原路坐地铁返回。我直接回家,她赴饭局。时间上也能看出来,我们不可能转完圆明园所有甚至大部分景点,很多中间地带的景点都没看,这次也只能绕着外围感受一下吧。但我有了上述感悟,也算不虚此行。


断断续续还在看 Swift 的 Guide,还差最后四节内容就通读完一遍了。通过这次学习 Swift,我发现从编程范式的角度去学习,反而更容易理解或者说揣摩语法设计背后的用意。Swift 最后剩的四节内容基本上已经没有什么语法层面内容。也就是说,Swift 的大部分语法我已经看完一遍了。整体而言,Swift 语法规则的设计,主要是在围绕函数式编程和面向对象编程两大编程范式所设计。如果将 Swift 的语法规则比喻成一棵大树,那么支撑这两种编程范式的语法规则算是 Swift 的主树干,其他一些细节的语法规则算是小的枝枝叶叶。反过来说,如果抛开编程范式,单纯的从语法规则去学习,一眼望去多半会觉得 Swift 的语法规则「杂乱无章」,摸不到头绪,在编写代码时,多半也会是各种语法规则东拼西凑,从而导致写出四不像的代码。

总体而言,Swift 不是一个对刚刚入门学习编程友好的语言。或者说,如果想用 Swift 短时间内写出「好」的代码,门槛还是有些高的。

另外,随着通读 Swift Guide 文档接近尾声,上周订阅的 Raywenderlich 也开始陆续看了。

除了 Swift,还有在摘录《现代 Javascript 教程》这边书,只是进度有些「感人」,之前以为没有多少内容,如今看来,大大低估了工作量……

继续加油吧!